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迈向“碳中和”建筑能为环境做些什么?

2021-08-20 12:35:00


图片

导语

8月18日,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线上直播栏目如期举行。本期栏目组邀请了济联数字刘国桢为特邀主持,其与窦永华、李德智、周浩、冯昭威四位嘉宾共同探讨主题为《迈向“碳中和”建筑能为环境做些什么?》。


本期话题在行业内反响热烈,在线观看量持续攀高,专家们也受到感染,内容输出更广。在观众互动环节各位嘉宾,针对性地根据提问内容,由浅入深地展开回复。每位嘉宾简短的20分钟左右发言,很多小伙伴表示没有看尽兴。不用担心,我们将会在后续的嘉宾单篇中逐一展开详细的阐述。


嘉宾部分精彩分享

图片
图片

中国碳交易市场机遇和挑战

中国碳市场最早2015年就进入了准备期,历经六年,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交易正式启动。碳交易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创造出来的市场。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只有两个标的物:碳排放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市场交易目的是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碳减排问题,交易市场能降低全社会平均减排成本。


全国碳市场启动最初,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发电行业覆盖碳排放近40亿吨,后续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更多的行业将进入碳交易市场。相比国内,欧洲碳市场布局执行会更早,2019年欧洲绿色新政出台后,整个欧洲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2021年已经翻了N倍。全国碳市场碳价预期也将逐年攀升。


目前中国碳价在全球市场中单价是偏低的,整个市场及碳价被严重低估,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国内碳排放市场的监管。强制市场对于企业经营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全国统一碳市场建立之后,预计控排企业数量将超万家,催生出大量涉碳需求。企业需要注意自身的碳排放方面的战略布局。双碳目标下的建筑企业机遇与挑战共存。


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


图片

建筑行业双碳的“点-线-面”

建筑行业的双碳,是基于以“点(单体建筑碳排放)”带动“线(建筑产业链碳排放)”, 以“线”带动“面(区域碳排放)”的研究思路进行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一、“点”-单体建筑:基于BIM平台在设计阶段通过构建,虚拟建筑获得单体建筑全生命周期活动数据,探究单体建筑全生命周碳减排的优化路径。

二、“线”-建筑产业链碳排放

1、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业生态化是指以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环境友好和“低消耗、高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友好型房地产产品为手段,实现房地产业内部以及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和自然环境共生进化的过程。

2、建筑行业:构建混合对数平均分割指数(LMD)模型,将建筑行业总能源消耗的变化分解为关键影响因素、材料、地理区域三个维度,探究建筑行业能源的变化规律。

3、装饰行业:明晰建筑装饰工程碳排放时空机理、构建建筑装饰工程碳排放计算模型、分解建筑装饰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评估建筑装饰行业碳排放现状及减排现状、开展深圳建筑装饰行业碳达峰预测、编制深圳建筑装饰行业碳达峰预测报告。

三、“面”-区域-江苏省:团队之前有针对江苏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从建筑物化直接碳排放、建筑物化间接碳排放、建筑运营碳排放三个方面定量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对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发展情况进行情景仿真。结果显示,若不采取合适的建筑业减排措施,江苏省建筑业碳排放将快速增长,继而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强度的改进方向,包括提升低碳科技投资、 发展建筑节能等。


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


图片

双碳背景下建筑行业碳减排技术路径探讨

建筑承载着为人民提供美好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的功能,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从全球数据看,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碳排放达到了全球的39%,在我国这一比例稍高,约为42%。


综合我国及IPCC的定义,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包括隐含碳排放和运行碳排放。其中,隐含碳排放来自于建材生产、建造与拆除过程中发生的碳排放,而运行碳排放可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直接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内部发生的化石燃料燃烧过程,如炊事、生活热水、壁挂炉等的燃气使用和散煤使用;间接碳排放则是指外界输入建筑的电力、热力包含的碳排放。从全寿命期看,建筑运行碳排放占比最高,可达到全寿命期碳排放总量的70%~90%;其次是建材生产过程碳排放,约10%~30%。


建筑部门的碳减排路径一般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能源和资源的节约,通过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二是能源和资源的绿色化,通过能源和资源的替代,提高单位能源和资源消耗所排放的CO2。这两点是同等重要且可同步进行的,应该遵循系统解决、行业互动、全链条低碳的原则,通过开展建筑低碳发展立法、构建低碳标准体系、强化市场价格等路径,促进建筑设计到建材到运维全过程、全链条、全碳排放类型的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中关键创新技术需求包括:低碳目标导向的建筑设计优化新方法,低碳结构、低碳建材和高性能建材,新型低碳建筑供暖热源、建筑柔性用能系统,因地适宜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I、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运维,以及绿色金融支持,并强化信息披露、能耗与碳排放性能对标、数据服务等政策引导。


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


图片

聚焦低碳转型,重塑绿色发展投资价值

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4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基础设施(制造、油气、公共事业、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等)相关行业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0%;能源行业(油气、公用事业)是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且碳排强度最高。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方面,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指导意见,从两方面入手,部署了六项重点任务。一方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包括 生产、流通、消费三项重点;另一方面,提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外围支持,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政策三个角度。该指导意见对未来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做出了整体布局,并指明了2025和2035年两个阶段性目标,将全面带动一二三产业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数字技术应用于绿色经济领域,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低碳、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达成,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目前,各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在能源、制造业、农业、土地、建筑、服务、交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帮助全球减少15-20%碳排放。


华夏论建·第二季01期


直播现场互动交流

图片

图片

刘国桢

窦总,粉丝提问:如果一个产品能节省大量电能消耗,这种产品所节省的能耗能不能在碳市场出售?


具备碳减排潜力的项目较多,相关的碳减排的量如果能在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的话,是需要转化过程,需要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申报,再由相关部门去评估是否可以作为碳市场交易标的物。整个审核流程相当严格,虽然目前有很多节能减排的项目,但能够在国家主管部门备案并进入碳市场交易的项目数量有限。目前的碳产品主要还是集中在能源型碳交易标的物,如:如:光伏、风能、甲烷利用类。建筑领域受到建筑本身特点限制,单体的体量较小,而总体体量也小于传统工业的减排总体量,碳减排项目开发经济性偏低。

图片

窦永华


图片
图片

刘国桢

李德智老师,粉丝提问: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您认为哪些因素或者常见的“卡脖子问题”会影响到建筑的绿色减排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和因素我们有什么可优化迭代或者创新的方式?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目前我们团队正在对于建筑行业碳减排的研究侧重点。就我个人的角度而言,影响到建筑可持续性发展包括三个因素,一、人的因素:主管部门在土地出让的时候,就可以把碳减排的执行标准放进去。相关政策指导意见,未来对于建筑行业碳减排,是否能给一个明确的标准,一个单体建筑碳排放的标准是多少?二、财的因素:我们习惯了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运维方式。但是要达到建筑业的碳减排,就需要打破“路径依赖”,新流程、新技术的执行就需要费用的支持。三、物的因素:目前我国最缺少的是自主产权的碳排放计算、分析、决策软硬件。


就解决对策,也可归纳三点:一、行政类: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绿色可持续性发展要出台责任落实、相关指导性法规。二、市场角度:是否可以有绿色节能相关的金融支撑产品,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三、产学研:需要学术界、企业界一起针对建筑的绿色减排可持续性进行合作和项目落地推进。

图片

李德智


图片
图片

刘国桢

周浩老师,粉丝提问:CIM技术如何在低碳、生态城市智慧化方面发挥作用。


美国华盛顿、纽约、波特兰等城市利用城市信息模型(CIM),结合能源之星评估工具,开展城市建筑群的能耗、水耗等性能数据的披露、对标与数据服务工作,有效推动了城市建筑的能效提升。CIM模型最关键的是要有数据,现阶段国内建筑数据采集方面还是比较困难。例如:一栋建筑的数据需要很多的传感器去收集。如果没有这些传感器,就需要人工手动去填写输入相关数据。数据披露的目的是要把整个城市性能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政府部门、建筑产权人就能通过大数据对比知道哪些建筑运行优秀、哪些建筑需要做节能改造、如何制定节能改造方案。此外,CIM平台上看到实际建筑的数据,可以很快的对建筑性能进行评分,可推行碳排放标识,好似我们现有家用电器,都会有个能效等级标识。此外,城市建筑的水资源、环境资源都可以在城市CIM平台上展示,可辅助城市开展区域的能源和资源规划和调配。

图片

周 浩


图片
图片

刘国桢

冯总,粉丝提问:从绿色低碳发展的角度,从欧美的经验上有何可借鉴的价值?


由于先发优势,美国和欧洲早在2010年以前就实现了“碳达峰”。欧盟成熟的碳交易体系,以及欧美的先进低碳技术和低碳数字管理经验,都会对中国未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碳中和”除了是一个环保问题,深远来看也是一个贸易问题。未来如果欧美国家开始大力执行“碳关税”,那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是一种打压,会在未来形成一个新的贸易竞争点。所以我们国家要更多关注“碳足迹”,即产品从原料端、到生产端、到消费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完整的碳排放追踪、研究及计算。


在线咨询
021-52955510